近日,一场名为《阿嬷的厝》的古建筑展,在漳州市图书馆开幕。这次展览以闽南阿嬷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展出斗拱、雀替、额枋等百余件闽南古厝木雕构件,再现了闽南古厝里的生活场景。为这次展会提供展品的,是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
福建古厝文化的保护与复兴,离不开那些精于本土营造技艺的匠人。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的古厝营造师们正试图为古厝文化探寻更多的应用场景,并植入商业模式,为传统匠人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
渐行渐远的古厝记忆
今年68岁的龙海人林明中,从12岁起就跟着村里的泥水匠学习建厝。
木作、泥塑、彩绘、剪瓷雕……林明中掌握着“起大厝”的全套工序。“那时,油漆要自己用桐油煮制,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火候要求。”林明中说,“1983年 开始,漳州农村兴起了一场重建宗祠寺庙的热潮,我先后参与了数百个工程的建造,那时建筑匠人社会地位很高,被东家奉为座上宾。”
近年来,传 统匠人日益感到失落。让林明中倍感遗憾的是,百年传承的古厝营造技艺正逐渐失传,传统匠人的生存空间日趋收窄。“棉花灰雕曾是闽南民居中的重要装饰,是将 棉花与石灰搅拌后,捏制成人形、鸟兽,用于装点门面,具有绵润的视觉效果。”林明中说,自己是漳州为数不多掌握着这门手艺的老师傅。
眼下,仿古建筑又开始在各地流行,但一线工人的技艺水平不容乐观,建筑效果常常只得其形,未得其神。“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遵循着传统的礼 制规范。”林明中说,像闽南特有的屋脊形态“燕尾脊”与“和尚头”,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样的屋脊,相互之间如何排列,都有严格规范,现在不少仿古工程却乱了 章法。
稀缺的还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建材。油标砖是闽南地区特有的用料,烧制过程中,砖体边缘自然形成的黑色烟渍是其显著标志。如今,仅有龙海颜厝、泉州晋江等少数砖厂还在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现在市面上有些砖面的烟渍多为人为涂抹,失去了古法工艺的原汁原味。
林明中发起成立福建古厝文化研究会,他的动力来自于,要保护和复兴失落的古厝营造技艺,为本土匠人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林明中的情怀也得到了不少力量的支持。目前,古厝研究会汇集了10余名省内古建领域的专家,拥有会员单位及个人会员300余个。
再现福建古厝营造技艺
福建古厝文化研究会首先做的是展现能够代表福建建筑文化的建筑构件,再现传统古厝营造技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收集并制作了近千件木作、泥塑、彩绘、施工模型等古厝构件。
“红砖白墙燕尾脊,马背骑楼和尚头,闽南传统民居富丽鲜明的建筑风格,在传统汉族民居中并不多见。”林明中制作了一套“燕尾脊”“和尚头”施工模型,意在展现其独特的建造工艺。
闽南大厝在细节上十分考究,牌楼面、屋脊、水车堵等处,都是装饰重点,剪瓷雕、漆线画、螺钿等特有工艺在这些地方广泛应用。剪瓷雕最初是出于废物利用的目 的,将瓷器碎片拼贴成各式造型,用于建筑装饰。螺钿则是闽南地区海洋文化的印证,由当地匠人就地取材,将贝类碎壳作为拼贴饰品。现如今,这项工艺已经失传。
番仔楼中广泛使用的琉璃花窗、瓷瓶栏杆、琉璃墙砖等南洋元素,也是重点展示对象。在林明中看来,中西合璧的番仔楼是闽南建筑史上不可缺失的一环,它反映的是百年前闽南人下南洋打拼,并促进区域文化交融的一段历史。
旧物展览仅仅是传承福建古厝文化的一个方面。福建省新龙腾文物古建筑有限公司主要的业务是古建修缮与复古工程建造。公司负责人周瑞玲认为,古厝文化的传承, 关键在于让传统营造工艺有用武之地,本土工匠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如今,他们的古法营造工艺已经在不少市政工程中得到实践。
漳州闽南文化生态走廊项目,是新龙腾公司的代表作之一。该项目沿途新建6座驿站,分别以漳州各地知名古厝为原型,旨在展现城市历史文脉。位于324国道与134乡道交界处的檺林驿站,便是以长泰朱一贵故居、叶文龙故居以及角美鼎炉厝为建筑蓝本。它们都是遵循传统营造工艺的闽南大厝典范。朱一贵故居的燕尾脊上,雕刻着四时花果,体现着闽南地域特色。鼎炉厝则在细节上融入石雕、木雕、瓷雕、砖雕和灰雕等工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林明中团队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支古厝营造师队伍,他们中既有一线建筑工匠,也有土木工程专业的在校生。林明中表示:“如果政府部门能够进行资金支持,我们这些老匠人,愿意开设常态化培训班,讲授全套闽南大厝营造技艺。”
古厝文化的商业化探索
传承福建古厝文化的另一个路径在于,为古建营造工艺寻找更多应用场景,并导入现代商业模式,实现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的结合。
周瑞玲尝试的第一个方案,便是为古厝文化植入时兴的旅游业态。去年11月,周瑞玲发起了“好所在·八闽古厝行”计划,开发古厝深度游,让游客观赏传统建筑文化,体验传统民居中的生活场景,感受在地风土人情。
古厝行的第一站位于漳浦县赤岭乡,这是全省畲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民族乡。在赤岭乡,游客们领略了钟玉堂、顶西蓝氏家宅等当地传统建筑风貌。其中,顶西蓝氏家宅又被称为大厝,府第规模宏大,府第内建造土楼,形成院城格局,代表了当时闽南地区建筑工艺的较高 水准。这从当地俗谚“有顶西富,也无顶西厝”中可见一斑。除了建筑文化,游客们还在畲乡体验了手工豆脯饼制作工艺,观赏了蓝公主领衔的山哈魂表演。